0571-85871519
水泥网 >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 水泥 > 正文

老国企为何能永葆活力?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改革发展创新转型纪实

2018-05-15 来源:中国建材报

核心提示:淮海中联前身为淮海水泥厂,始建于1978年,与我国改革开放同龄,先后为部属、省属企业,归口原国家建材局、江苏省建材局管理,现为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国联合水泥集团的骨干企业,是中国建材股份香港上市重要成员企业。

  改革开放40年来,在水泥行业这个充分竞争的领域,一批老国企以可靠的产品质量、低位的产品价格,在改革发展创新转型道路上攻坚克难,屡创佳绩。其中,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淮海中联”)40年改革发展创新转型的历程颇具代表性。

  淮海中联前身为淮海水泥厂,始建于1978年,与我国改革开放同龄,先后为部属、省属企业,归口原国家建材局、江苏省建材局管理,现为中央企业——中国建材集团旗下中国联合水泥集团的骨干企业,是中国建材股份香港上市重要成员企业。

  万人建厂打硬仗

  1978年,伴随改革开放的步伐,由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淮海水泥厂作为国家“六五”期间重点工程建设中首批引进国外大型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建设的企业,得到了国家及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

  江苏省委组成了以副省长为组长的淮海水泥厂建设领导小组,徐州地委组成了以地委常委为首的淮海水泥厂工程建设指挥部,15个设计单位、11个施工单位、54个协作单位,包括人武干部、乡干部、基建民兵等上万人建设大军齐聚淮海大地,历时11年,在一片荒芜的山峦沟壑之间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水泥生产线。

  这条全套设备从罗马尼亚引进的日产3000吨新型干法回转窑在当时被誉为“亚洲第一大回转窑”,但整套设备在生产工艺设计、设备选型制造上存在先天不足,企业从建厂到投产及后续发展都充满了艰难曲折。

  1991年,在当时的国家建材局领导的支持下,企业开始筹划对这条生产线实施技改,这是我国建材行业史无前例的国产化技术改造,技改历时4个月并一举取得成功。技改后,熟料产能达到日产3700吨,技改项目获得了部、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成为我国建材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改革发展闯难关

  与改革发展同龄的淮海水泥厂,自建厂以来与改革发展休戚相关。1995年12月,淮海水泥厂实行公司制改革,改制为江苏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2001年3月,江苏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加入中国建材集团,改制为由中国建材集团和徐州市国有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2004年9月,中国建材集团将股权转让给中国联合水泥集团,同时江苏巨龙水泥集团有限公司分立,设立中联巨龙淮海水泥有限公司。2006年3月,中国建材集团在香港上市,中联巨龙淮海水泥有限公司是重要上市成员企业。2006年12月,中联巨龙淮海水泥有限公司更名为淮海中联水泥有限公司。

  这期间,在上级主管单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企业主动适应市场经济,改革社会化办厂,逐步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成了主辅分离、做强主业一系列重要改革,把企业办学等职能交还社会,对下属三产二级公司实施民营化改制,经历了改革的阵痛后迎来发展的春天,继续保持稳定健康发展。尤其是融入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后,淮海中联迅速步入快速发展通道。

  做大做优做强

  2001年融入中国建材集团旗下后,淮海中联积极践行中国建材集团企业文化,在中国建材集团、中国联合水泥等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管理提升,技术升级,大步向前。

  2003年,按照中国建材集团“引领行业整合,带动结构调整”的战略部署,淮海中联2#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开工奠基。在原罗马尼亚老线的基础上,自此开启节能环保技术升级、扩大产能规模发展新篇章,分别于2004年、2009年技改建成了2#日产5000吨熟料生产线、1#日产4800吨熟料生产线及配套9MW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其配套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是江苏省首个实施的水泥窑纯低温余热发电项目)。于2005年在江苏连云港、宿迁和安徽阜阳建成了3个粉磨站一期工程,于2009年完成各粉磨站二期工程,于2010年完成了年产98万吨的3#水泥磨技改项目。

  淮海中联通过持续的节能减排技术升级,使企业产能规模提升的同时,单位产品煤耗、电耗及排放指标等关键技术指标大幅优化,较好地履行了企业社会责任,有效提升了企业发展质量。

  创新转型再发展

  2013年前后,面对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生态环保呼声越来越高的新形势,在淮海中联党委书记、总经理李宝友的带领下,淮海人坚持解放思想,积极转变思路,努力实现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宋志平对淮海中联的希望和要求——淮海中联要成为老企业改造的样板。

  在传统水泥、熟料业务板块上,淮海中联不断引进新技术,先后完成了一系列节能环保技术升级,以及“两化融合”信息化生产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及熟料放散、磅房无人值守、环保指标在线监测系统的技术升级。通过技术升级,目前单位产品的煤耗、电耗等关键技术指标和生态环保指标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产业链延伸方面,淮海中联积极探索综合利用矿山废弃石灰石,并以此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于2015年3月、2016年3月相继建成了年产200万吨、年产168万吨骨料线及年产60万吨制砂线,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商混业务板块,淮海中联3个分公司以联营迁建的方式配置了商混搅拌站。至此,企业产能规模达到日产熟料10000吨、年产水泥880万吨、年产骨料368万吨,年余热发电1亿度。其产品品种涵盖熟料、水泥、商混、骨料、制砂。水泥产品涵盖普通、高端、低端水泥,涵盖核电专用中热、中抗水泥,高铁用低碱水泥,高速高架缓凝水泥等。

  生态环保方面,淮海中联树立“环境也是生产力”的理念,大力打造现代化森林式生态工厂,近几年投入数亿元用于生态环保改造,先后完成了脱硫、脱硝、堆场封闭、收尘系统升级及彻底治理跑冒滴漏等环保技改项目。

  淮海精神永不变

  40年筚路蓝缕、风雨征程,淮海人在改革开放旗帜引领下,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不断攻坚克难,锲而不舍推进改革发展创新转型,让老国企永葆青春活力。

  回望过去,李宝友满怀深情地表示:首先要感谢党和政府,在科学发展观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引领下,各级政府积极落实水泥行业产业政策,对企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其次是感谢历届老领导、历代淮海人努力奋斗打下的坚实基础;三是感谢中国建材集团、中国联合水泥等上级单位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淮海精神激励淮海人砥砺拼搏,百折不挠推进企业改革发展创新转型。淮海人始终身处市场竞争第一线,传承淮海精神,永葆本色。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步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李宝友对淮海中联未来充满信心。他说:“在中国建材集团、中国联合水泥等上级单位和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深切关怀、大力支持下,淮海人过去把很多不可能做成了可能。我们要深怀感恩的心把淮海精神和淮海事业传承下去,不忘初心,永葆本色,努力把企业建设成为老国企改革发展创新转型的标杆企业,脚踏实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倾注激情、奉献全力!”

数据来源:中国建材报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网www.ccement.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行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