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85871519
水泥网 >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 焦点 > 正文

[评论]南方首个采暖季错峰政策来了!安徽水泥行业将进入全面错峰生产时代

2021-01-29 来源:文/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魏瑜

核心提示:近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安徽省水泥行业即将进入全面错峰生产时代。

1月27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和生态环境厅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中提到,要将常态化错峰与差异化错峰结合起来,在春节、酷暑伏天、雨季和重大活动、重污染天气期间开展错峰生产,统筹做好水泥窑、环保设施检修及技术改造等工作。去年4月,安徽省《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正式开始实施,随着环保管控升级,安徽省水泥行业将进入全面错峰生产时代。

安徽是我国最大的熟料产地,2019年安徽的水泥和熟料产量分别占全国的6%和8.8%,也是沿江地区最主要的水泥熟料输出地,下至长三角,向上可进入湖北等中游地区市场。因此,安徽的错峰生产政策必然会对整个华东乃至全国的水泥供给和价格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份文件是安徽省目前为止级别最高,范围最广以及力度最大的错峰生产政策,往年的政策主要是在芜湖市、环巢湖,停窑时间不超过一个月,尽管安徽省水泥协会在2018年冬季至2019年春季也组织过一次全省的错峰生产,但并未形成常态化机制。新政要求淮北、宿州、蚌埠、淮南、滁州等市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原则上于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实施错峰生产,合肥、马鞍山、芜湖、宣城、铜陵、池州、安庆等市水泥熟料生产企业原则上于冬季、雨季伏天实施错峰生产,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减排时间不计入常态化错峰时间。

为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2020年3月23日安徽省在全国率先发布《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34/3576-2020),并于同年4月1日起正式实施,其中有组织排放的颗粒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为10、50、100mg/m3,为目前执行的国家《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特别排放限值的50%、50%、31.2%。环保升级将加大水泥企业环保成本。联系近期热门话题碳中和,环保将是水泥行业未来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远低于国标的省内排放限值标准将在安徽省掀起一轮环保飓风。

图:安徽地区熟料布局及流向

根据通知,皖北地区的停窑时间将和北方采暖季一致,这在南方地区还是首次出现。由于天气寒冷,冬季本就是北方的水泥需求淡季,同时又是用煤的高峰期,采暖季停窑在北方来说是一石二鸟,但对气候相对温暖的南方而言,秋冬季尤其是在12月前,正是施工的旺季,要求熟料大省在旺季停窑,是否会产生橘生淮北则为枳的不适感?而皖南地区超过9000万吨的熟料产能才是安徽的熟料最集中的地方,目前看,通知中还有较多细节是模糊的,如冬季的概念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

笔者认为安徽省在冬季长时间错峰执行难度是比较大的,也容易造成水泥价格、下游市场的很大波动,需要政策制定者综合考虑各方因素,平衡环境和经济发展。作为水泥企业来说,应积极应对,配合错峰,同时提升保供能力。通知中提到了差异化错峰,有全年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及有毒有害废弃物等任务的熟料生产线可以不进行错峰生产,但要适当降低水泥生产负荷,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为A级企业可在上述时间段内自行安排错峰时段。布局协同处置的、环保达标的企业将会具有明显的优势。此前安徽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第一批重污染天气水泥企业绩效评级情况,目前仅有一家水泥企业被评为A级。常态错峰制度下,水泥企业应扩大熟料库,增大熟料库存能力,提升保供能力。

目前已经临近春节,加上绩效评级工作刚刚开始,此时发布的这一政策预热意味更浓。笔者之前在《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 供给再收紧》一文当中也提过,要推动错峰生产地域和时间常态化,南方或是下一个阶段的重点。山雨欲来,今年冬季将会是水泥供给进一步缩紧的开始!

(详情请咨询水泥大数据研究院研究员魏瑜 联系方式:17328853972、0571-85871670)

数据来源:文/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魏瑜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网www.ccement.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行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