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85871519
水泥网 >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 混凝土 > 正文

贵州息烽:3万平方米“积木工厂”搭建建筑业绿色未来

2021-04-23 来源:天眼新闻

核心提示:“装配式建筑让造房子变得像‘搭积木’一样,不用再一砖一瓦地在现场作业,只需在工厂中将建筑用的楼板、墙板、楼梯等构件和配件加工出来,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组装。”

不见杂乱的施工现场,没有粉尘飞扬。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贵州息烽经开区的贵州中建科技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5条标准化生产线和一座混凝土搅拌站有条不紊地运转,32000多平方米的车间整洁有序,十几位工人行走其中,操控着设备仪器,将钢筋水泥送上流水生产线,经过弯折定型,绑扎、浇筑、脱模等工序后,变身条板、梁柱、楼梯、飘窗……

没错,在这间工厂内生产的,正是用来造房子的“零部件”,学名“装配式建筑构件”。

基地局部

“装配式建筑让造房子变得像‘搭积木’一样,不用再一砖一瓦地在现场作业,只需在工厂中将建筑用的楼板、墙板、楼梯等构件和配件加工出来,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组装。”贵州中建科技装配式建筑产业有限公司副厂长刘晓初带领记者在车间一边参观一边介绍道。

记者注意到,现场每一块造房子的“积木”上,都附着有一个二维码。

每一个建筑构件上都附有二维码

掏出手机扫一扫这个二维码,“滴”的一声,从下料到成品的每一项信息便跃然屏上,“智慧感”十足。

“每一个混凝土预制件从开始生产的那一刻开始,就有了自己的‘身份证’,不仅能对产品的产地、质量进行追溯,施工单位还可‘扫一扫’看到图纸,按图索骥进行安装。”刘晓初说,这些细节都体现着装配式建筑标准“以工业化方式生产,以智能化思维管理”的特点。

作为建筑产业工业化发展的代表,装配式建筑产业具有高效率、高品质、低资源消耗和低环境影响等优点,得到全国各地的大力推行,也与息烽经开区走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之路、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不谋而合。

2017年,贵州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息烽经开区集中精力,全力引进行业龙头中建科技落户息烽经开区循环经济装配式建造产业基地。

“我们初次到成都考察装配式建筑产业时,当地相关企业大约有十六七家,仅一年之后就增加到了67家。”息烽产业园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石亮回忆,看着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迅速,让园区的招商工作有了压力,更有了动力。

2020年9月,贵州中建科技装配式产业基地息烽工厂正式投产,规划占地面积约148亩,可生产叠合板、叠合梁、预制柱、预制梁、预制楼梯、磷石膏条板等多种构件批量生产,设计年产能15万立方米。

工人正在操控叠合板生产线

“息烽的地理区位十分重要,以此为中心,不仅可覆盖黔北市场,更可辐射黔西北、重庆市场。”刘晓初说,息烽经开区在项目配套、园区建设等方面做足服务,为企业顺利入驻与运行创造了非常良好的环境与条件。经过短时间的磨合,基地在2020年已顺利生产PC件(混凝土预制件)1万余立方米。

此外,刘晓初介绍,贵州中建息烽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不仅是加工工厂,也是企业开展科技创新与实践的技术平台、投资平台与产业平台。

依托息烽磷化工产业特点,基地建设了中建科技第一条磷石膏条板生产线,设计年产能100万立方米,每年可消耗磷尾矿50万吨,“变废为宝”,推进磷矿伴生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此外,息烽工厂还充分利用贵州大数据优势,结合智慧物流、智能仓储运输技术,精准匹配空货车、回程车等运输资源,降低运输成本,为开拓重庆市场做好充分准备。

乘着先进技术,驶入行业新蓝海。中建科技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的发展正成为息烽不断探索工业产业跨越转型路上的有力推动。

“未来,越来越多的楼房将从工厂里走出。”刘晓初对基地未来的发展信心满满。随着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发展,对装配式构建需求的数年递增,预计到2025年,息烽境内可向产业基地提供100万平方米的建筑项目,构件需求量达到12万立方米,目标年产值100亿元。联动上下游产业,将提供2000至3000个就业岗位。

数据来源:天眼新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网www.ccement.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行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