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85871519
水泥网 >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 焦点 > 正文

[评论]砂石新国标近日实施,本次修订有何亮点?

2022-11-03 原创 砂石骨料 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祝萧芸

核心提示:两项标准均于202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2011版相比,尽管新国标仍将砂和卵石、碎石分为I、II、III类,但新标准在术语和定义、分类及类别、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范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标准更细更完善。

2022年4月15日,GB/T 14684-2022《建设用砂》、GB/T 14685-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国家标准正式发布,两项标准均于202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与2011版相比,尽管新国标仍将砂和卵石、碎石分为I、II、III类,但新标准在术语和定义、分类及类别、技术要求、检测方法、检验规范等方面都进行了修订,标准更细更完善。

表1:建设用砂石新标准增修内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增修I类砂石多项技术要求 促进混凝土质量提升

在新版国标中,I类砂和I类卵石、碎石的多项技术要求都有所提高。新国标对I类砂石的粒型级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版《建设用砂》和《建设用卵石、碎石》分别增加了片状颗粒含量和不规则颗粒的技术要求,要求I类机制砂的片状颗粒含量和卵石、碎石不规则颗粒含量不大于10%。此外,新版《建设用砂》还新增了分计筛余和细度模数,对I类砂的颗粒级配提出了更严格的技术要求。

表2:I类砂石的技术要求增修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在新版国标出台以前,GB/T 14684-2011《建设用砂》和GB/T 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已实施十余年,在这十余年内,砂石骨料和混凝土行业的生产技术和供需关系都在发展变化,机制砂的占比提升明显,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砂石骨料的颗粒级配、粒型外貌等问题逐渐突出,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在此期间,宋少民教授发表《机制砂片状颗粒含量对水泥胶砂与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和《碎石非常不规则颗粒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指出了细骨料中片状颗粒和粗骨料中不规则颗粒对混凝土坍落度、抗压强度等性能的影响。新版国标从I类砂石入手,增加了片状颗粒和不规则颗粒对I类砂石的规范更科学,给企业生产提出了更高更具体的标准,有利于促进下游混凝土质量的提升。

强化与下游产品的标准联动 保障行业高质量发展

砂石骨料是构筑混凝土骨架的关键原料,在混凝土中起颗粒增强、承受外压的作用,关乎建筑工程质量安全。

2019年和2021年发布的JG/T 568-2019《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和GB/T 41054-2021《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就提出了制备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的要求。不难发现,砂石的两项新国标与《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条件》等标准有多处呼应。

以《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为例,新国标增加了混合砂、不规则颗粒等定义,增修了水成岩的抗压强度、不规则颗粒含量、细度模数等技术要求,并增加了片状颗粒和不规则颗粒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更好地满足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需求。

表3:新版国标修订与《高性能混凝土用骨料》呼应部分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此外,新标准还参考了GB/T 50733《预防混凝土碱骨料反应技术规范》、JTG/T F30-201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细则》和TB 10424-201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标准,对碱骨料反应等技术要求作出了更科学的规定。砂石新国标与下游混凝土标准的呼应符合《关于推进机制砂石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实施标准引领,强化了与下游产品的标准联动,保证行业高质量发展。

抓大放小 给企业留有空间的同时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新国标为了适应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需求,增加了诸多指标,却也有抓大放小的部分。具体而言,新国标其余技术要求沿用的前提下,对部分要求有所放松。其中GB/T 14685-2022《建设用卵石、碎石》基于行业实践和标准规定,放松了Ⅲ类石泥粉含量、泥块含量和吸水性的技术要求,既给企业留有空间,也促进了 尾矿、废石等资源的合理利用。

表4:适度放松Ⅲ类产品的部分技术要求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祝萧芸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网www.ccement.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行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