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85871519
水泥网 >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 焦点 > 正文

[评论]建、购、租并举,水泥企业冲击商混市场

2023-09-23 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林加义

核心提示:2023年,国内商混需求总量延续下行趋势,但以华新水泥和海螺水泥为代表的部分企业实现商混业务逆市扩张,冲击长江中下游沿线混凝土市场,加速企业优胜劣汰……

一、混凝土需求总量下行,上市公司以价换量

2023年,国内房地产市场仍处于下行周期当中,销售端尚未实现触底,房企资金压力不减,土地成交量和项目施工量均较上年同期继续萎缩。基建方面,受政府债务风险管控影响,同样面临资金偏紧的问题,新项目释放不及预期,对混凝土需求的支撑作用偏弱。在此背景下,国内预拌混凝土产销量同比降幅持续走阔,按全口径估算,2023年上半年累计产销量降幅超过10%。

与此同时,以上市公司为代表的部分头部企业在下行期反而开始了扩张行为,商品混凝土销量实现逆市增长。2023年,共有1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半年度商混销量数据,合计1.15亿方,同比增长11.56%,占上半年全国商混销售总量的比例约为9.15%,较2022年同期提升1.98个百分点。

图1:2023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商混销量逆市增长(万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上市公司混凝土业务实现逆市增长主要依靠低价竞争策略,上半年商混销售价格降幅普遍在10%-15%之间,而行业平均价格降幅仅有8%左右。在披露商混价格和销量数据的上市公司当中,超过半数企业体现出以价换量的特征。另外,由于今年下游资金较为紧张,付款条件比往年更加苛刻,许多中小规模的混凝土企业主动减少了接单量,控制财务风险,而大型企业依靠其资金实力以及谈判能力,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下更具备竞争优势,客观上存在扩张契机,这也是今年上市公司销量整体实现增长的重要原因。

二、超六成上市公司商混销量增长,华新、海螺扩张较快

综合考虑商混销量增幅以及实际增长量,较为典型的增长企业有上海建工、华新水泥和金隅集团。除上述企业之外,海螺水泥尽管没有公布半年度商混销量数据,但由商混产能以及营收数据可以看出,海螺水泥商混业务增长同样较为明显。

表2:2021-2023年上半年12家上市公司的商混销量情况(单位:万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以这四家上市公司为例,可以将上半年商混销量增长的企业分为两类,一种是恢复式增长企业,另一种是扩张式增长企业。

上海建工和金隅集团属于恢复式增长企业,该类企业由于所在区域去年受到疫情管控影响,业务规模同比基数较低,今年随着外部干扰因素消失,其商混业务量逐步恢复正常。因此,尽管该类企业今年商混销量同比出现大幅增长,但从对比2021年同期,增幅往往较为有限。例如,上海建工复合年均增长率仅有3.67%,而金隅集团复合年均增长率为-2.32%。

扩张式增长企业以华新水泥和海螺水泥为代表,该类企业商混销量增长主要来自于产能以及市场份额的增加。2023年上半年,华新水泥商混销量达到1094.97万方,同比增长82.31%,两年复合年均增长率为80.52%;海螺水泥商混业务营收达到9.77亿元,同比增长21.80%,两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到167.05%。

三、建、购、租并举,长江中下游市场竞争加剧

华新水泥和海螺水泥均为以销售水泥熟料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其在商混领域进行业务扩张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目前水泥行业进入需求下行期,公司意图通过控制下游渠道的方式来建立水泥熟料业务的销售优势。

华新水泥本轮产业链一体化扩张自2020年开始,要求旗下沿江粉磨站配备搅拌站。起初,华新水泥主要通过自建的方式扩张混凝土产能。到了2022年以后,轻资产运行模式成为华新水泥产业链一体化的核心思想,混凝土产能扩张以委托加工、租赁以及收购等方式为主。截至2023年上半年,华新水泥的混凝土产能已经达到8990万方/年,相较于2020年同期增加了6755万方,期间复合年均增速接近60%。从区域分布来看,华新水泥新增混凝土产能主要在湖北、湖南、江苏、海南以及云南等地区,对长江中下游市场冲击较大。

2021年开始,海螺水泥完善商品混凝土产业布局的节奏明显加快,凭借新建、并购以及租赁等方式多管齐下,混凝土产能实现大幅增长。截至2023年上半年,海螺水泥的混凝土产能升至3330万方/年,相较于2020年同期增加3030万方,期间复合年均增速达到123%。从区域分布来看,海螺水泥新增混凝土产能主要在安徽、湖南、江苏、甘肃、广东、江西以及贵州等地区。海螺水泥在沿江区域布局同样较多,但与华新水泥相比,新增产能分布更加广泛。

图2:华新水泥和海螺水泥的混凝土产能增长较快(万方,%)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从新增产能的来源来看,华新水泥和海螺水泥略有差别。华新水泥前期主要是以自建项目为主,占比约为44%,后期租赁等方式成为主流,占比超过46%。与此同时,海螺水泥本轮混凝土产能扩张主要依靠收购现有的搅拌站,项目数量占比超过55%,自建和租赁项目相对较少,各自占到22%左右。

图3:2020-2023年期间华新水泥和海螺水泥新增产能来源占比(%)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水泥企业本身具备资源、物流等方面的优势,并且凭借水泥业务带来的现金流,资金实力远强于中小型混凝土企业。华新、海螺等水泥巨头布局混凝土行业,对市场冲击较为明显。从调研情况来看,水泥企业入局争抢混凝土市场份额,带来了更为激烈的价格竞争,尤其是湖北、湖南以及江苏等长江中下游区域,中小型搅拌站生存空间受到明显挤压。远期来看,长江中下游沿线混凝土市场将加速优胜劣汰,行业面临重新洗牌的情况,未来混凝土产能集中度或将出现明显提升。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林加义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网www.ccement.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行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