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71-85871519
水泥网 >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 > 水泥 > 正文

水泥冷暖大家谈 | 李荣山:水泥错峰生产是一项多赢政策

2024-01-08 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核心提示:水泥错峰生产,只减产量,不减产能。

库存满了,错峰;需求量不足,错峰;价格低迷,错峰。近几年,错峰似乎成了水泥行业的“救命稻草”。

不过,全国各地错峰停窑天数逐年快速增加,但错峰生产的效果却在逐年减弱。尤其是今年,随着供需矛盾进一步尖锐,错峰停窑对水泥行情的影响作用大幅削弱。水泥行业人士对错峰生产怎么看?中国水泥网采访了苏州水泥协会秘书长李荣山。

李荣山介绍,水泥错峰生产,2014年源自东北。当时正值冬季,东北老百姓取暖需要大量燃煤,而燃煤一时供应十分紧张,因此,本着生产让位于生活原则,水泥厂开始错峰生产。

李荣山指出,水泥厂错峰生产不仅可以解决老百姓取暖用煤问题,同时,还有以下五大好处:

一、帮助缓解水泥行业的过剩产能问题,避免盲目生产导致的行业恶性竞争,从而提高了资源的利用价值。

二、水泥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因此减少熟料产量是减少碳排放的重要手段,符合国家的碳减排政策。

三、从环保考量,错峰生产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尤其是在冬季和雨季,这些时期通常是水泥市场需求较低的时候,工厂停产可以减少燃煤带来的烟尘污染排放。

四、推动技术创新。错峰生产一般在非旺季进行,为企业提供了技术改造的时间窗口,有助于推动制造技术的进步。

五、错峰生产有助于平衡供需关系,稳定水泥价格,对消费者和企业都有益。

总的来说,水泥错峰生产是一项多赢政策,既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也有利于产业的健康发展和消费者的权益维护。这一条成熟经验从2014年后,逐渐向华北、南方乃至全国推广。经过多年实践,在水泥产能尚未大幅度减少时期,水泥错峰生产成为一种常态化的重要措施。

水泥错峰生产为减少产能腾出时间和空间,国家于2019年制定了《水泥玻璃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明确淘汰类的水泥落后产能。2021年工信部又公布修订后的《水泥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实际情况是:一、水泥中空窑、机立窑、湿法窑、立波尔窑、直径3米(不含)以下水泥磨已全部淘汰,二、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竭止了水泥产能的增量,三、水泥产能置换大都是日产熟料2500吨(含)以下的生产线,而这些生产线在某种程度上很难达到能耗标杆生产线,未来濒临淘汰,置换这些产能反而被重新激活,对圧缩水泥产能起到负面影响。另外必需注意,新建熟料生产线尽管按政策规定比例减量置换,但实际产能往往比批复设计产能大得多,一般为设计产能的1.2倍左右。同时,依据置换实施办法,在本区域拆二合一,可以等比例置换。因此,在某些地方出现了产能置换不仅没有减量,反而产能增量的现象。

李荣山指出,减少产能,通常二种途径。一、市场机制。以质量、环保、能耗、安全、绩效,优胜劣汰。二、行政手段。以产业规划、行业重组、资产优化,对企业关、停、并、转。前者,减少产能,时间长,政府投入成本小。后者,减少产能,见效快,政府投入成本大,但涉及很多政策性问题。

除了上述二种途径外,当前乃至今后制约水泥产能,一个有效途径是行政与市场相结合的办法,即碳排放权交易。2020年国家生态环境部制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办法明确水泥行业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办法规定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控制要求,结合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优化、大气污染物排放协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额总量确定与分配方案。这一重大措施,实际确定了水泥产能的总量,水泥企业最终拿到免费分配额度后,被推向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企业要想扩大产能,只能降低能耗、减少CO2排放,或到交易市场有偿交易。企业能耗大、增加CO2排放,只能减少产能,甚至退出市场。今年元月5日国务院按立法规划,制定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条例对于碳排放权的法律属性有更加清楚的界定,不仅有利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扩容,也有利于金融业务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延伸。

综上所述,一、水泥错峰生产,只减产量,不减产能。在水泥产能严重过剩背景下,实施错峰生产,具有缓解产能过剩,平衡供需矛盾,减少大气污染等优势,现阶段将成为常态化的一种有效措施。

二、置换产能可减少产能、促进产业技术优化升级,置换产能办法有待进一步修定、细化、提高。

三、解决水泥产能严重过剩,可通过市场、行政途径,但碳排放权交易是用较低成本、达到管控水泥产能最有效的手段,也是国际惯例的方法。

四、随着双碳目标的严格执行,碳排放配额愈来愈紧缩,因此,碳排放配额将成为稀缺资源,碳价只会愈来愈高。

数据来源: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yjy.ccement.com"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水泥网www.ccement.com"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 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行情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