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网快讯:广东粤西地区水泥价格继续通知上涨
21日起粤西湛江、茂名、阳江及云浮等地一些主要厂家再次通知上调水泥价格30元/吨,具体落实待观察
核心提示:在这场绿色转型的征程中,水泥行业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低碳未来,从技术创新到管理优化,从清洁能源应用到替代燃料推广,每一项举措都在描绘着行业的全新征途。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创新引领减排浪潮,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使命,共同谱写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辉煌篇章,为构建美丽地球贡献水泥行业的力量。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水泥行业正以壮志凌云之势,肩负起减碳重任。碳减排的号角已经吹响,行动迫在眉睫。水泥行业必须以雷霆万钧之力,推动绿色转型,用创新之剑斩断高碳枷锁,开启绿色发展的崭新篇章。
10月24日,“2024中国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二届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在安徽芜湖盛大召开。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朱胜利,新疆建材行业协会会长吕志坚,OCC主席马维平,天山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蒋德洪,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建,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樊粤明,湖北世纪新峰雷山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诸葛文达,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技术总监、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水泥新材院副院长叶家元,安徽海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总监陈永波,兆山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黄凯炯,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等业内领导及400多名企业代表,聚焦水泥行业低碳发展与绿色升级的核心议题,探讨能效提升与节能降碳技术的应用,推动行业低碳转型。
低碳革命,水泥先行
创新引领减排浪潮,行动彰显责任担当。肩负减碳使命,水泥行业义不容辞。
中国水泥协会会长高登榜表示,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节能减排已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水泥行业作为建筑产业的基础原材料行业,其绿色发展不仅关系到行业的长远未来,更是我们对环境保护的一份承诺。近年来,我国水泥工业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取得了显著成就,实现了质的飞跃和效的提升。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实现“双碳”目标成为了我们水泥人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继续勇立潮头,担当重任,坚定不移地贯彻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而不懈努力。
高登榜呼吁水泥企业要积极投身于双碳事业,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在践行双碳使命的同时,将环保压力转化为绿色动力,推动企业在转型发展中实现新的突破。行业要将企业的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紧密结合,实现更深层次的互利共赢,助力水泥行业实现更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水泥网董事长邵俊指出,根据中国水泥网数据统计,水泥行业年碳排放量超过12亿吨标准煤,仅次于电力和钢铁行业,其中年碳排放量超百万吨以上的水泥企业集团有100余家。下一阶段,随着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水泥行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碳交易机制的引入,将激励企业主动减排,将碳排放的成本转化为经济效益,推动行业向更环保、更高效的方向发展。“双碳”,既是责任,是成本,也是效益。
国检集团认证评价中心总经理闫浩春强调,碳市场背景下水泥行业面临成本上升的风险。譬如,随着碳市场的推进,企业需要为超出自身碳排放配额的部分购买碳排放权,会增加企业的运营成本;为了降低碳排放,企业需要对生产设备、工艺等进行升级改造,如采用新型的节能设备、改进生产工艺等,这些技术升级和改造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且投资回报周期可能较长。
但即便面对着改造需要资金投入、降碳之路任重道远等诸多困难,依然有许多优秀的水泥企业率先布局,身先垂范。
海螺集团总经理朱胜利介绍到,海螺作为行业龙头企业,近年来一直积极践行大企业责任,紧盯“双碳”目标,坚持绕绿色低碳转型,持续加大污染治理,不断推进节能降碳,深入发展循环经济,确保工厂清洁化生产、碳减排技术研发应用和绿色产业发展规模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海螺聚力于碳减排行动。在国家“双碳”目标提出后,就立即制定实施编制了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和“十四五”节能降碳规划,明确了节能降耗、燃料替代、原料替代、碳捕集利用和植物碳汇等六条具体的降碳路径和集团碳中和路线图。海螺计划在2050年前,东部地区子公司率先实现碳中和;在2060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费达到80%以上,全集团实现碳中和。
海螺将聚力于碳减排科技攻关。发挥“产学研用金”综合优势,联合共建了安徽省水泥碳捕集转化应用创新联合体、1个技术创新中心、4个节能减碳联合实验室,成立了三碳研究院、中碳公司,形成了“多方联动、协同创新”的“双碳”科技研发转化体系。
目前,海螺正在依靠上述创新体系,从源头减排、过程减排、末端减排等方面加快研发更多前沿性碳减排技术,也收获了一批诸如水泥窑碳捕集纯化利用、二氧化碳储能等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一些技术是国内甚至世界首创。
多措并举,共促减碳
面对减排重任,水泥行业汇聚多方力量,协同推进技术创新、管理优化与清洁能源应用,共同谱写绿色转型的壮丽篇章。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水泥新材院副院长叶家元指出,我国水泥工业减碳未来重点技术将主要包括:高能效烧成、高效粉磨(辊压机终粉磨)技术及装备;低碳水泥体系开发、制备及其应用技术;水泥窑替代燃料(生物质)预处理与煅烧关键技术;水泥窑全氧燃烧与CO2捕集、利用关键技术;氢能等零碳能源烧成水泥熟料关键技术。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建则在报告中提出了三点建议:
1、统筹超低排放和减污降碳改造,全过程控制角度出发,通过多维度分析、全流程统筹、全要素诊断、全过程优化、智能化控制及数字化管控,探求超低排放下碳减排协同最优的契合点。
2、时间服从质量,高质量完成改造。从上到下实事求是,力求“四真”。即: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实施真工程、管理水平真提升。
3、企业严格按要求开展评估监测,企业和评估机构形成合力,实现“真”达标。
替代燃料方面,华南理工大学副教授吴笑梅表示,替代燃料、替代原料、协同处置都是水泥工业碳减排、产业绿色转型及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的有效举措,不仅有社会效益,还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水泥生产企业要积极创造条件进行实施。同时,水泥生产企业应结合自身工艺装备条件、所能获取替代燃料的特性及生产安全连续运转、达标排放及产品质量安全性等情况进行合理定位及采取相应措施。
新能源使用方面,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水泥分析师李坤明认为,水泥行业用电量1175亿千瓦时,外购电费支出超500亿元,使用光伏发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是降低用电成本的重要方式。光伏发电相对于火电,每度电可降低碳排放0.997公斤,同时降低氮氧化物、二氧化硫、颗粒物等排放。乐观预计2030年水泥行业光伏累计装机量有望超过7GW。
腾讯科技能源与资源行业生态负责人刘秋娜就水泥行业绿色转型与“双碳”目标实现的路径和建议提出三点看法:
1、数智化转型,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水泥行业将逐步实现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的转型,通过MES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的应用,提升生产和管理效率,实现绿色智慧工厂的建设。
2、生产模式革新,未来水泥行业将走向全智能化生产,包括智能物流管理、无人驾驶系统、数字矿山应用等领域,通过技术融合,实现生产全流程的数据监控和智能优化,提升企业整体竞争力。
3、环保技术进步,绿色低碳技术如碳捕集技术和新型节能技术将在水泥行业得到大力推广,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使水泥企业成为城市环境的净化者,推动整个行业向可持续方向发展。
此外,德州学院粉煤灰研究所教授/所长翟冠杰分享的地聚物水泥合成与近零碳技术进展;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李瑾讲述的水泥行业碳资产管理政策与实践;仕净科技副总经理陆寿江带来的碳捕集技术应用介绍及优势分享;山东工陶院高级工程师张磊演讲的气凝胶隔热材料在水泥工业的应用……种种经验措施,让水泥低碳有了更多的可行性和实践性。
在这场绿色转型的征程中,水泥行业正以坚定的步伐迈向低碳未来,从技术创新到管理优化,从清洁能源应用到替代燃料推广,每一项举措都在描绘着行业的全新征途。让我们携手并进,以创新引领减排浪潮,用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使命,共同谱写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辉煌篇章,为构建美丽地球贡献水泥行业的力量。
据中国水泥网水泥大数据研究院追踪,部分产线投产时间延至2025年,四季度暂无新线投产,供应压力整体可控,但需求下行期供需矛盾凸显,预计产能过剩矛盾仍将进一步加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