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网独家:或有超3亿吨水泥熟料产能 不能参与置换!
《实施办法》杜绝这部分产能参与置换,这将倒逼低效、停产产能加速退出市场,从而加快去产能进程,缓解日益激化的供需矛盾。
核心提示:郑建辉预计2024年水泥需求至少下滑3%。
3月28-29日,“2024第十三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暨TOP100颁奖典礼”在浙江杭州举行,会上,水泥大数据研究院首席分析师郑建辉作《2024年水泥行业面临的挑战和破局之道》主题报告。
一、2024年水泥行业面临的五大挑战
六大区域水泥需求依次达峰 全国需求加速下行
六大区域水泥消费量在近年来依次达峰,全国水泥需求量加速下行。在这样的背景下,郑建辉预计2024年水泥需求至少下滑3%。具体来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受政策限制、财政压力、经济转型方面的影响,2024年交通固定资产额预计下滑6%,高债务省份降幅较大,拖累基建投资增速放缓;房地产方面,施工面积增速将继续维持负增长,续建项目及新开工项目持续减少,下半年新开工降幅有望逐步缩窄;总的来说,一季度启动较慢,全年压力最大,预计需求降幅在12%上下,预计二、三、四季度降幅在逐步缩窄。
产能过剩进一步加剧 出清速度慢
产能过剩将进一步加剧,2021-2023年,水泥企业数量稳定,出清速度慢。当前TOP10水泥企业产能集中度陷入停滞,但熟料真实产能却持续增长,实际产能利用率继续下降。郑建辉预计2024年新点火产能达2100万吨熟料产能,并点出届时重庆、新疆、浙江、贵州压力计划点火产能较多,2024年行业压力较大,产能过剩将更加严重。
稳增长政策效用递减 行业增加值目标难以实现
在2016年5月18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材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4号)》中对于水泥行业的要求为:压减过剩产能:严禁新增产能、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联合重组、推行错峰生产;加快转型升级:提升水泥制品、改善技术装备;促进降本增效:绿色智能发展、支持企业创新、实施品牌战略、开展产能合作;完善支持政策:优化产业政策、加大金融支持、严格执法监督、发挥协会作用。
于2023年8月22日发布的《建材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中对水泥行业的要求为:扩大有效投资,促进行业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化改造、推进智能化转型、推进耦合化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提升有效供给,激发行业增长新动能:促进大宗产品升级、提升新材料供给能力;推广绿色建材,厚植绿色消费理念:深化开展绿色建材下乡活动、扩大城市绿色建材推广应用、完善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制度;深化国际合作,实现高水平互利共赢:加强国际交流合作。2016的34号文政策效用逐步递减,2023年的稳增长政策,压减产能力度不足,难以平衡市场供需,稳增长目标实现难度大。
企业互信度下降 行业无序竞争 价格创供给侧改革以来新低
除了本身的供需原因,企业互信度下降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互信度下降主要受水泥企业人事变化、观念变化,国有企业缺乏稳定器意识,行业缺乏共识与领袖人物等因素影响2023年中国水泥消费量仍在20亿吨左右,水泥价格则下滑20%,行业利润则下滑50%。从全球视角来看,中国水泥价格全球垫底,但是产能过剩、需求下滑不代表水泥陷入低价。
利润率下滑 亏损面创新高 企业经营艰难
2023年,水泥行业销售利用率4.3%,跌至工业销售利润率以下,重回2015年。甚至水泥行业亏损面40%,高于2015年,行业总负债创历史新高。全球水泥产能最大的20家企业中,除了中国企业之外,国外企业几乎全部提出了自身的减碳目标,不少企业提出了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可以说,在国外多数水泥企业抢先一步占据碳减排发展制高点的情况下,中国水泥高质量发展之路任重道远。
二、水泥行业破解之道:先立后破 先稳后进
从企业的角度来说,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改变,水泥企业要深刻明白在价格持续下行的情况下,低价竞争是没有赢家的,只会两败俱伤,企业应该放眼全球。国际水泥巨头在成熟市场或下行市场,主要是着眼于稳定份额基础上的利润增长、产业链延伸和发展的质量。未来,中国水泥企业占全球的市场份额总体是下行的趋势。若要实现全球市场份额的稳定或增长,企业必须开拓海外市场。
其次,企业应该采取差异化竞争、技术创新与合作来代替低价竞争。
1、差异化竞争:成熟市场与成长市场、不同季节对待市场的策略差异化;南北方、国内外的区域差异化;产品差异化等。学会充分的客户调研,与同行、下游用户共同针对特定市场建立产品标准;注重产品研发,满足下游多样化需求;与相关企业优势互补,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2、技术创新:学会技术创新去产能,优秀的产能并不一定过剩;用技术创新换取企业更低的成本、更低的能耗、更低的排放,更高的燃料替代率、更高的质量、更高的经营管理效率。
3、合作:区域间联合整合;联合走出去;行业自律;联合采购;联合推广新标准/产品等。
从政策的层面来说,刚性去产能应该尽快提上日程,这是水泥企业稳效益的重要前提。通过政策的约束能力,制定压减过剩产能的目标、任务分解和具体举措。
郑建辉在报告中表示,政策可以从以下四大举措压减产能:
(1)直接去产能。去产能标准需要提升(替代燃料比例;碳排放;超低排放);技改倒逼;根据城市发展情况退出关停。
(2)严禁新增。产能置换应建立在落后标准提升的基础上;超大型熟料窑并不一定符合未来的行业发展趋势(利用率低;浪费)
(3)错峰生产。错峰效用递减但仍是压减产能的有效手段之一。下一阶段通过纳入碳市场,更加市场化的调节。
(4)违法违规执法。产品质量、违规建设或生产,加大加严停产整治。
河北、山西三季度错峰天数较同期明显延长,尽管2023年三季度内蒙古尚未公布具体停窑时间,但根据区域水泥产量测算,同期停窑时间少于2024年三季度。整体来看,华北地区错峰时间延长。
据统计,近期已有多地区陆续发布水泥行业2024—2025年水泥错峰停窑计划。比如,河北省工信厅、生态环境厅发布《关于做好2024-2025年度水泥错峰生产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2024-2025年度水泥错峰生产执行时间为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10月31日,其中采暖季时间统一为2024年11月1日至2025年3月31日。年度错峰天数150天,其中采暖季120天、非采暖季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