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登榜:水泥行业要坚定不移地反内卷
当前水泥行业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希望水泥人能够奋发图强,勇于争先,踏踏实实把自己的工作做好,为当地经济发展出一份力,实现有作为、有贡献、有地位的行业价值。
核心提示:针对水泥企业利润下滑掣肘绿色转型、节能减碳空间收窄等问题,叶家元提出,水泥企业再难也尽量不要忘了创新。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低碳领域,还应打开思路,视自身条件,宜早谋划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转型。在实施数智化改造中,尽量要与低碳化联动。如果数智化离开了低碳这一落脚点,数智化极有可能空心化,极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反而成了企业的负担。
水泥制造业是能源密集型产业,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迫切需要相关技术的研发部署与应用推广,以支撑水泥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当下水泥工业低碳发展的路径有哪些?水泥企业该如何应对利润下滑掣肘绿色转型等挑战?水泥行业即将纳入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水泥企业应做哪些准备?中国水泥网就这些问题咨询了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水泥新材院副院长叶家元。
叶家元介绍,当下我国水泥工业的低碳发展路径主要包括提升装备能效、替代原燃料等源头减碳技术,以及发展新型低碳胶凝材料等应用低碳技术、碳捕集耦合矿化建材制备等末端固碳技术。
其中,我国替代燃料技术与世界先进水平有重大差距,应该是今后低碳发展的重点;创新和发展新型低碳胶凝材料对水泥品种重构的作用不可忽视,其也将对整个行业的低碳发展有重要支撑作用。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前欧洲火热的LC3等低碳水泥技术,可为我国发展新型低碳胶凝材料提供启发。例如,结合我国煤矸石资源丰富、工程渣土排放量大等特点,以之为资源,开发高固废掺量的低碳水泥,其可实现与LC3相似的低碳功效。
叶家元表示,当前,我国水泥工艺与装备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在诸多领域均引领世界发展。在此基础上,我国水泥工业应该着眼于未来,加大力度攻关氢能煅烧、悬浮沸腾煅烧、绿色电能煅烧等流程再造技术,以便在低碳领域持续引领世界水泥工业的发展。
除此之外,还应延长产业链,跳出水泥生产范畴,一盘棋考虑多行业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比如,攻关高掺量固废的高耐久长寿命混凝土技术,构建冶金、化工、能源、建材、建筑、交通等多行业的协同绿色低碳发展模式,并提升建筑物服役寿命,摊薄建筑生命周期内建材的碳排放强度。
针对水泥企业利润下滑掣肘绿色转型、节能减碳空间收窄等问题,叶家元提出,水泥企业再难也尽量不要忘了创新。创新不仅仅局限于低碳领域,还应打开思路,视自身条件,宜早谋划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转型。
在实施数智化改造中,尽量要与低碳化联动。如果数智化离开了低碳这一落脚点,数智化极有可能空心化,极有可能变成空中楼阁,中看不中用,反而成了企业的负担。
其次,在保持创新意识的基础上,如有余力建议企业构建一定的创新力量。人才是科技创新的第一资源,有了人才才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针对性开展创新,不仅时效性强,且最大程度避免走弯路。当然,这样的人才并不一定要为企业所有,但应建立适当机制实现为我所用。
最后,叶家元就水泥企业进入全国碳市场应做的准备给出了几点建议:
一是尽量摸清家底,对自己的实际情况要了然于心、如数家珍,且要对未来本企业的低碳状况要有明确的预期。
二是尽早储备或是实施相关低碳技术,包括但不限于节能改造、示范验证低碳新技术等,聚焦低碳技术,形成碳资产,抢占先发优势。
三是要适当关注和了解碳核算方法和碳交易机制等,加强政策学习,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将来应对游刃有余。
水泥行业即将纳入碳交易市场,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双碳驱动,能效提升,绿色发展,对于提升水泥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宏伟蓝图,具有不可估量的战略意义和实际效用。
为此,中国水泥网将于10月24-25日在芜湖海螺国际大酒店举办“2024中国水泥双碳大会暨第十二届节能环保技术交流大会”。此次大会将聚焦水泥行业低碳发展与绿色升级的核心议题,探讨能效提升与节能降碳技术的应用,以及水泥行业如何利用碳交易机制,促进自身低碳转型。会上,叶家元将围绕水泥工业低碳发展技术路径与展望展开精彩演讲,会后将参观芜湖海螺储能项目,赶快报名吧!
正如董仕宏所言,“碳是未来”。在历史与未来的交汇点,仕净科技以低碳为笔,助力水泥行业描绘出一幅青山绿水、产业兴盛的和谐画卷,于灰与绿的交融中,熔铸出可持续发展的坚硬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