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网评论:城中村改造扩容加码,政策效用上限提升
2024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相较于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规模,本次政策范围扩大后,涉及的城中村面积约为原来的3-4倍……
核心提示:在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员工的何去何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责任问题,还需要企业的细致考量与周全筹划。
在当前水泥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的情况下,错峰生产常态化已成为缓解供需矛盾的重要举措之一。但在动辄180天、200天的错峰停产时间里,企业员工的收入稳定如何保证?
从调研情况来看,停产期间,各水泥企业主要有以下几种应对策略:
一是直接裁员:在水泥企业利润显著缩水甚至亏损的当下,通过优化裁员来不断降低人力成本成了部分企业提升运营效率的关键策略之一。
二是薪资调整:在停产阶段,依据当地法律法规,企业向员工发放最低工资保障,或者是减少、扣除绩效工资,实际到手工资大幅下降。
三是人员互调:区域内各子公司相互调配,比如A厂停产时员工到B厂工作,B厂停产时员工到A厂工作。
四是合并岗位:将相近或互补的岗位合并,使员工承担更多的工作,但是薪资不增加。
五是调岗:将岗位合并后优化下来的员工调岗至食堂、安保、绿化等此前外包的岗位。
“企业难,我们员工更难啊。”诸多水泥企业员工无奈表示。
综合来看,行业低迷期叠加错峰天数的不断延长,对企业员工的收入产生了极大影响,在水泥行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员工的何去何从,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责任问题,还需要企业的细致考量与周全筹划。
在《关于进一步做好水泥常态化错峰生产的通知》(工信部联原〔2020〕201号)中就要求,要统筹协调谋划,处理好错峰生产和经营管理的关系:各水泥企业要提前谋划、科学组织,保障水泥市场供应和员工工资福利。错峰生产期间统筹做好水泥窑、环保设施检修及技术改造等工作,着力改善生产环境,深化环境治理,发挥好工会作用,结合业务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职工活动。骨干企业要充分发挥引领带头作用,持续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稳就业、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是“六稳”“六保”的重要内容,是水泥企业错峰停产期间必须要提前谋划的大事。作为水泥企业对员工如何安置要服从于“六稳”和“六保”大局。
2024年11月,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从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和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上的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了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相较于超大特大城市的城中村规模,本次政策范围扩大后,涉及的城中村面积约为原来的3-4倍……
美国下一任总统特朗普在11月25日表明,将在上任第一天对自中国进口的所有产品额外加征10%关税。本次增加关税将对中国水泥出口带来什么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