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网周报:西南地区市场需求表现一般,混凝土价格暂稳(11.25-11.29)
中国水泥网行情数据中心讯:西南地区市场需求表现一般,混凝土价格暂稳
核心提示:2024年2月份,住建部表示未来每年将改造10万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线,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笔者推算,此类项目每年将带来水泥需求量1000-2000万吨左右……
2024年2月,住建部表示未来我国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的地下管线。地下管网包括城市范围内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的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热力、电力以及通信等市政公用管线。根据住建部2023年底公布的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数据,全国城市供水、排水、天然气以及供热管道长度分别为110.3万公里、91.4万公里、98.0万公里和49.3万公里。一般而言,天然气和供热管道通常使用钢管或者塑料管,水泥制品主要应用在城市给排水管道当中。因此,我们重点关注城市供水以及排水管道改造可能带来的水泥需求。
一、老旧管线改造为主,江西、上海地区改造量可能较大
由国务院办公厅2022年5月印发的《城市燃气管道等老化更新改造实施方案(2022-2025年)》可以看出,现阶段地下管网改造主要针对材质落后、使用年限较长、运行环境存在安全隐患以及不符合相关标准规范的各类老化管道和设施。具体而言,运行年限达到20年以上的燃气、供热管道以及运行年限达到30年以上的给排水管道将成为重点改造对象。在忽略历史拆改情况的前提下,全国地下管网改造的总规模可能在42.0万公里上下,其中城市供水以及排水管道改造规模在21.5万公里左右,约占改造总量的5成。
图1:1982-2022年全国各类地下公用管线长度(万公里)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目前,各类混凝土管材在管道行业的应用占比在三分之一左右,主流产品有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预应力混凝土管(PCP)、钢筋混凝土管(RCP)以及自应力混凝土管(SPCP)等。以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为例,制造过程当中水泥用量大约在400-600千克/米。据此推算,城市供水及排水管道改造带来的水泥需求约在800-1000万吨/年,仅占水泥市场规模的0.5%左右。
我们通过计算公共供水管道漏损率(漏损水量/供水总量)来推测全国各地老旧地下管线改造任务的轻重。分省份来看,供水管道漏损率超过全国平均值的有13个。其中,吉林、黑龙江和辽宁的漏损率居于前三位,分别达到23.1%、19.3%和16.7%;贵州、内蒙古、湖北以及上海等省份处于第二梯队,漏损率均在15%以上;再次是江西、北京和重庆,漏损率分别为14.9%、14.8%和14.3%。考虑到部分省份存在资金压力,预计短期内地下管线改造项目可能在湖北、上海、江西以及北京等省市推进速度较快。
图2:2022年国内各省公共供水管道漏损率(%)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二、地下管廊建设进度放缓,需求拉动作用有限
此外,根据《“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在推进各地城市老旧管网更新改造等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因地制宜协同推进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各类市政公用管线的隧道。建设地下综合管廊有助于解决反复开挖路面、架空线网密集、管线事故频发等问题,是加快补齐城市地下基础设施短板的重要内容。从实务角度来看,近几年面对台风、内涝等自然灾害时,部分城市的综合管廊已初步显现其作用,提升了城市安全保障和灾害应对能力。
我国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从2015年开始试点,截至2022年底,全国共建成地下综合管廊7094公里,年均建设长度超过1000公里。“十四五”以来,受制度标准不完善、项目规划缺乏统筹以及建设运维资金压力大等问题影响,各地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有所放缓。考虑到实际情况,预计未来综合管廊年均建设量在500-1000公里左右。
图3:2015-2022年国内地下综合管廊建成量(公里)
数据来源:水泥大数据(https://data.ccement.com/)
根据中国水泥网大数据研究院统计,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混凝土用量基本在1-2万方/公里左右。据此粗略估算,每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带来的水泥需求量大致在500-1000万吨,在水泥行业当中的占比同样较小。
综上所述,未来地下老旧管线改造以及综合管廊建设整体产生的水泥用量在1000-2000万吨/年左右,相当于2023年全国水泥产量的0.5%-1.0%。地下管网改造能够有效降低灾害事件发生的概率,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是未来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水泥制品在管材行业占比有限,加之地下管廊建设推进放缓,实际对于水泥需求的拉动作用较为有限,难以改变全国水泥需求下行的趋势。